首页 | 父母必读 | 疾病防治 | 护理知识 | 早期教育 | 胎教 | 育儿指南 | 食谱菜谱 |
当前位置:首页 > 早期教育 > 不良矫正 > 怎样使幼儿摆脱逆反心理

怎样使幼儿摆脱逆反心理

作者:不详来源:网络2010-11-1
怎样使幼儿摆脱逆反心理

在幼儿园,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:“现在的孩子,吃得好,穿得漂亮,玩得开心,就是脾气越来越犟。你让他干啥,他偏不干啥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这其实就是幼儿产生了逆反心理。所谓逆反心理,是指在特定条件下,人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。学龄前幼儿,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,主观能动性的增强,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,常常掺进自我意识的成分,具有选择性,喜欢“闹独立”。家长如果不了解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,一味训斥、打骂,就会使他们产生两种不良后果:或遇事唯唯诺诺,胆小怯懦;或是执拗任性,胆大妄为。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,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
1、家长期望过高

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心切,他们往往忽视了幼儿自身的素质和能力,不考虑他们的兴趣、爱好,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,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,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,事与愿违,甚至一事无成。例如有个幼儿的家长是做生意的,他在园中给4岁的女儿报了几个兴趣班,让她既学外语,又学弹琴兼学绘画,还让认识字。老师提醒他少报点,他还振振有词地说:“我原先没有学到什么东西,很后悔,现在有钱了,我想在孩子身上多投点资,希望她能够成才。”家长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,但做法是不恰当的。其结果是,他的孩子每门功课成绩都很一般,孩子整天疲于应付,显得无精打彩,郁郁寡欢。因此,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对立情绪。

正确的做法应该是,家长提出的要求,应比幼儿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,让他们“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,”使他们经过努力,都能圆满完成任务,享受到成功的喜悦。这样,幼儿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。

2、“严”字当头,损伤了幼儿的自尊心

现在,有些家长还是满脑子的“不打不成材”的封建教育思想。认为“严”就是体罚,很少考虑幼儿的自尊心,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,甚至讽刺、挖苦。比如,有的家长就好说,这孩子4岁多了,还经常尿床;在家一点都不懂事,乱闹一气,你刚把屋里收拾干净,他就会给你弄得乱糟糟的等。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在给老师谈这些话的时候,幼儿往往害羞地躲在家长背后,推着家长让“别说了。”有的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问必答,学东西很快,而自己的孩子则一问三不知或支支吾吾,不知所云,一急,就气不打一处来,动辄拳打脚踢。父母怨孩子不争气,孩子怨家长太残酷。有的孩子,父母越打他越犟,我行我素,调皮如故,破罐子破摔。有首《挨打歌》对此描述得非常形象:“首次挨打战兢兢,二次挨打噘不停;十次挨打眉头紧,百次挨打骨头硬,千次挨打功夫深,酷然微笑入梦中。”正确的做法是,理解孩子,尊重孩子,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,有事商量着来办,平等相待,循循善诱,以理服人,以情动人。千万不可居高临下,以势压服。

12

© 2009-2030 okm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

吉ICP备13004070号-2   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4号